本文目录一览:
戏说厌胜镇宅术
厌胜术、镇宅术的起源“厌胜”者,又称“魇镇”,意思是“以诅咒厌伏其人”,是一种流传很久的巫术。吉祥厌胜中厌与压同义,就是取五行中的“相克”之义,吉祥厌胜即可以克制妖邪鬼祟,驱凶避恶。
厌胜术的起源
据说古代的工匠擅长于“厌胜",因为古时的工匠地位低微,很多无良雇主会对其肆意欺压, 克扣工钱,当他们感到愤怒不平的时候便会在施工期间以“厌胜”术进行报复,在屋内埋藏一 些称之为“镇物"的物品。当宅主人住后,家人的运气就会变差,轻则家宅不宁,时有损伤或惹上官非;重则患上恶、遇上灾劫、孩童夭折,甚至会家破人亡,是种非常恶毒的诅咒。
吉祥厌胜
厌胜术有黑有白,所用的物品称之为“镇物”,其方法五花八门,不过并非全部都是用来害人的。在二十七条中,其中有十条能帮助居住者的家宅兴旺,基至加官晋爵,坊间称之为“吉祥厌胜”。例如:将一只小船藏 于房屋的斗(楹柱和横梁间连系的木块)中, 如船头朝内,会有利于居住者的财运;朝外则有反效果;将一片桂叶藏于房屋的斗内,有利于居住者的学业;将 一些米放在斗内,会大利于居住者的财运;将一株柏科植物藏于屋内任何 一处 ,能令人增寿:;在门缝间藏上一支毛笔,居住者便能代代出贤能;将三片连接的竹叶,分别写上“大吉”、“平安”和“太平”,藏于屋顶的椽梁上,可保家宅上下平安;将两个古钱翻转放在正梁两端,会令居住者一家名利双收;将一个墨盒和一支笔藏在木枋内,能有利于居住者的仕途;不过若笔头开叉则会被罢免;在墙头的合缝内画上一个葫芦,会大利于从事占卜星相或医术的居住者;在大梁上面画上官纱,在枋柱画上腰带,在门槛上画上官靴,有利于居住者考取功名。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厌胜术除了能令居住者顺风顺水外,亦可以令居住者家宅不宁,招来横祸,这类的厌胜术被称为“制压厌胜”,据说在门槛地下埋藏一把缠着头发的刀,居住的男丁会出家。破解厌胜物的方法是投入火中烧毁。
在现今社会,很少听到有人施用厌胜术了。不过很多风水师用作催财、催官、催子或延寿的方法,虽然所用的递具(风水摆设和镇物)不同,原理上都和厌胜术相一致。
镇宅法
镇宅法是风水学中的巫术,古代人的认识水平低下,认为祸福不定是由违背禁忌成触犯鬼怪神灵导致的,解除厄运的办法就是要运用各种神秘力量进行禳灾解除,逐渐形成了风水中的巫术,即镇宅法。镇宅法的出现是违背各类禁忌或是触犯鬼怪神灵等原因导致的。而解除的办法就是运用神秘力量进行禳灾,转危为福。于是,镇宅法就成为百姓生活习俗中的重要部分。人们往往借助一系列镇宅灵物以及宗教中的守护神来实现厌劾鬼魅、镇佑民宅的愿望。
(1)镇宅灵物和辅助物: 石是“镇宅法”中运用较多的一种镇宅灵物,根据镇宅术的不同分为赤石、黄石、黑石、青石、白石等。古代人很早就将石头视为辟邪灵物,以填埋的方式来镇宅驱邪。雄黄、磁石、水银在古代这些物品均属药类,是古代巫医常用的厌胜之物。水银在古代被认为有长生的作用,经常与雄黄并用在镇宅术中。雄黄为黄色,朱砂为红色,曾青为青色,白石英为白色、紫石英为黑色是五行五方的颜色,正好呈现五种色彩,也是古代五行五方观念的产物。还有一种镇宅的方法是把特定的士埋在犯煞的位置起到镇压的作用。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将其涂抹在需要的地方,能起到相同的作用。碳和铁也是镇宅的灵物之一,碳作为镇宅灵物,在中国的厌胜术中出现较导早;铁在我古代人看来有镇压十一衰的功能。还有钱币,钱币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具有超自然的威力。在“镇宅法”中,许多农作物也被申来镇宅,如大豆,这是因为一些农作物在古代被认为具有辟鬼驱邪的作用。丝织物作为镇宅物主要是指五色彩或五色绢,古代普遍有五彩辟五兵的识法。牛羊骨等动物制品作为镇宅物在古代也很流行,以动物制品来镇邪趋吉约法木在古代使用得此较普遍,例如正月挂羊头辟盗贼,羊蹄埋四角使人富贵等。符箓在古代被认为具有厌刻百鬼的威力,从而成为镇宅的常用之物。例如五岳镇宅符、镇土府符、救宅符等。
(2)四角神和四面墙神
住宅的东北角神名贪狼,姓祈字及蛰;东南角神名睦空,姓井字百居;西南角神名舍毒姓刘字大口;西北角神名劈鬼,姓郎字飞龙;南方墙神名姓同字坚坚;西方墙神姓好字大力儿夫,北方墙神姓黄,字不言语。凡人家镇宅造作者,书此神等姓名于桃木板上,奏本位,本位大吉。
(3)家神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门神又分为几种类型:捉鬼门神、祈福门神、道界门神和武将门神。最早的门神,是用桃大木雕刻成的“桃人”。唐代出现了钟馗,不但捉鬼,而且吃鬼,可以用来驱邪辟鬼。灶神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是传说中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中国从古代开始就祭祀灶神,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困掌管人们饮食,赐予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还有考察一家善恶的责任。厕神:就是古代传说中的司厕之神,民间亦称紫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厕神有不同的称呼和祭祀方法,但是厕神给人们带来的福佑是大致相同的。井神:就是掌管水井的神仙。每逢春节,人们大都在大年三十这天挑好到初三要用的水以备使用。这一活动也叫“拜井神”,意思是井神一年来为村里供水辛苦了.过年这几天让井神休息一下,以便新的一年井水更旺、更甜、更纯净。
如何破解厌胜术?
据说古代的匠人往往学有一些损人的手段,如果主家言语行为得罪了匠人,匠人就会在房梁、墙壁等隐蔽之处做手脚,中招的主家,轻则破财,重则丧命。正是因为这些传说,古时民间盖房的时候,对匠人往往待之以礼,也不敢拖欠工钱,以防被匠人的厌胜术所暗算。
上面两本书籍中有记载厌胜术的破解之法,图中右下处的三个字名为 玄奇阁 回答中的这些厌胜术相关的法术书籍等都出自于此,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的话可以去其处看看
某家族的祖上遗留下一栋公用老宅,本家族的人如果暂无住处,都可以过去住着。但是凡是住在宅子里的家庭,过不了几年就会变得穷困并搬走,屡试不爽。后来因年久失修,老宅的房子坍塌了,族人在大梁的缝隙之间发现了一个木雕,刻的是两匹马拉着车往老宅房檐的方向奔去,后面有驾马者扬鞭驱策。见多识广的人马上明白,这是当初盖房时,工匠偷偷给房子施了厌胜之术。木雕里马车往房外奔跑的寓意,就是把房子的财气运出去,难怪住在老宅里的家庭很快就会败落。
那怎样才能预防工匠偷施厌胜术呢?据民间说法,可以在宅院落成之际,在门口架一木头,木头下面放上木匠所使用的斧头,让众工匠跨过去,这样就可以预防匠人偷施厌胜术。至于有没有效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话说我们隔壁村有个人会厌胜之术,何为压胜之术呢!就是古代方士的一种邪术。老一辈的人都说学了这一术法之人会损阴德,损寿命,克亲人。
那人是我一位小学同学的姑伯,(我称他为术士吧!)那术士一生未娶就更别提子嗣一说了。
一天同村有几个人声称他根本不会厌胜之术,都是装神弄鬼。术士被村民一激,起了好胜之心,就划了一道符,让其中一位村民闭上眼睛,他口中念念有词,把符在那人眼前一划,再让他睁开眼睛,问道:“你看见了什么”
那人睁开眼睛说道:“桌子底下有好多小人儿在跳”
从此村里便传出了那术士养小鬼的传闻,有人还说那人是养鬼续命来着,还说那术士神通广大,法术高强。
至于真假,我也是听父母提起,真假不得而知,说出来权当一乐。
厌胜之术怎么用?
厌胜之术 “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 (厌胜) 厌胜,《辞海》释义: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谓能以诅咒制服人或物。“厌”字此处念ya(阴平韵),通“压”,有倾覆、适合、抑制、堵塞、掩藏、压制的意思。 时常能见到一些厌胜物,像雕刻的桃版、桃人,玉八卦牌、玉兽牌,刀剑,门神等等。常见而且多的,是厌胜钱,又叫压胜钱,是铸成钱币模样的吉利品或辟邪品。这种钱正面铸有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出入大吉”、“宜室宜家”等,背面有星斗、双鱼、龟蛇、龙凤图案,供佩戴赏玩。小摊摊主没几个懂的,一律将其称为“花钱”。 借物厌胜古已有之。只记得一首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知道宋代那时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在门上换桃符,辟邪引福,就是厌胜的意思。说这些是迷信毋宁说是习俗,是大家年终岁尾讨个吉利有个好心情的民间仪式。这仪式延续到今天,不换桃符改成了换贴春联,鞭炮还放,仪式和古人仍差不多,真正的意与古会。非但春节,就是正月十五上灯、端午节插艾蒿、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九重阳节喝雄黄酒,也是约定俗成,与古人没有二致,甚至花样还有翻新,这些都有厌胜的意思在里面。但由于是全民节日,喜庆的成分多,那厌胜的成分就被淡化了。真正的厌胜,是在某一件事上由专业人员来施法,得使用道具,这专业人员就是神婆神汉,道具就是那厌胜物,由专业人员使用厌胜物将这原本好的事情或不好的事情倾覆、抑制、闭藏或堵塞。 《红楼梦》荣国府里就有这么一段故事:王熙凤和贾宝玉生病了,直做恶梦,梦见鬼啊神啊的,贾母就连忙派人去把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姑请来,这马道姑就是那精通神道的专业人才,马道姑来了之后,在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几画,口中嘟嘟囔囔的又持诵了一会儿,说道:“保管就好了,这不过是一时飞灾。”又告诉贾母要敬一位大光明普照菩萨,长明灯要多添香油。见贾母没给赏钱,就使坏教贾政的妾赵姨娘用厌胜法:“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赵姨娘照着做了,果然宝玉的头就更疼了起来。这说明马道姑本事了得,专业技术精湛。后来马道姑出了事,被抓起来了,“身边一搜,搜出一个匣子,里面有象牙刻的一男一女,不穿衣服,光着身子,两个魔王,还有七根朱绣花针。立时送到锦衣府去,问出许多官员和大户太太姑娘们的隐情来,所以知会了营里,把她家中一抄,抄出好些泥塑的煞神,几盒子闹香,炕背后空屋子里挂着一盏七星灯,灯下有几个草人,有头上带着脑箍的,有胸前穿着钉子的,有项上拴着锁子的。”看《红楼梦》里面说的,这厌胜真的灵验得很呢。 马道姑这是使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以厌胜去害人的少,大部分的厌胜活动还是为了避凶趋吉,防范于未然,搞一点厌胜的小仪式,佩一点厌胜的小物件,这就行了,干什么事也就放心了,这其实是精神胜利法。厌胜以后,心理上没了负担,身体健康,阖家平安。夏天街上能看到许多腰间挂玉牌和玉鬼脸的男子,是为了避邪;腕上戴玉貔貅的男子女子,是为了积财,那貔貅光吃不拉。 厌胜又称压胜,不管如何称呼,说到底,还是一种巫术。就是利用一点道具、一个形式,把预想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来压住,可能发生的事别让它发生,已经发生的事让它别发展或向好的方面转化。若坏人用压胜,那就反过来了,利用这种形式和道具让不好的事发生,让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发展,如宝玉,原来有点头疼,马道姑使坏教赵姨妈一弄压胜,宝玉的头就更疼了。 以下内容只是传说,并无任何科学依据,不能做真,只是更形象的说明厌胜 木工厌胜: “木工厌胜”属厌胜巫术的一种,源于古代巫术,元代以后传说愈盛,反映了手工业者故神其说,借此以求得社会重视及较好待遇的心理,迷信者有时也用作泄愤或暗害的手段。 这种民俗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至少应该是在人类开始定居生活需要建造房屋以后。“木工厌胜”的习俗和信仰在中国古代的渊源极其悠远,这一点在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许多证据。 《说郛续》卷七引明杨穆《西墅杂记》里有几个故事: 一:偶相斗:有木匠趁主人不注意将两个披头散发正在相角斗的裸体木偶人藏于房梁上,使得那户人家每天晚上都听到房中角斗声不绝于耳 二: “砖戴孝”:因木工作祟而使皋桥韩氏整整四十余年丧事不断,后来经风雨飘摇败坏了梁垣,才在墙壁中发现一块裹着砖头的孝巾。 三:烧龙骨:吴地的富商请木工造船,因“供具稍薄”,于是怀疑木工会有他意,所以看着木工将收工之时,夜里潜伏到船尾偷听动静,正好看到木工用斧头敲打着木龙骨在念咒语,后来出船前两年果然应验,不是遇风就是遇雨,就没顺当过。 富翁因心生怀疑,就破船取出木龙,把它扔进沸油里煎,木工在隔壁家里发病了,知道事情败露,过来请求饶命,但富翁不管他的请求继续煎木偶,木工倒地身亡。 据说当厌胜之物被发现时,只有把它投到火里或沸油里煎才能破除它的巫术效力,主家才能重获平安,而作孽者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木工厌胜”虽借助了超自然的神力,但这种超自然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最终还是可以被人破解的。 “木工厌胜”的民间信仰和习俗在中国古代相当盛行。所以,为防止木工作祟或无意中冲撞了某方神灵,民间建造房屋大都要施术设祭来防御,如在房基底下埋鸭,“鸭”与“压”谐音,表示压土压邪,称之为压土镇宅等,且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防御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文化的提高,也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多样化,人们的迷信观念、鬼神观念也日趋淡薄,信仰方式也不断简化,流传了几千年的“木工厌胜”也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曾经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将长存于史。 下面说和建筑有关的木工厌胜: 杜甫有诗: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这首诗讲的是战国水利专家李冰的都江堰,在保证了1000年的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后,在唐时终于灌口损田,酿成大祸的事情。 杜甫在诗中明确提出,这个优良水利工程里就使用了厌胜法,决口就是当年用妖法的报应。 那到底是怎么用的。 木工里有个传说,当年建都江堰边张仪楼的就是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本人。在楼建好后,鲁班在横梁的凹处放了一个挑担的小木人,两边担上各放了一粒稻粟,保持木人的平衡,留了一句话:木人不倒,水不近蜀。 1000年后,都江堰决口那年,在发水灾之前,蜀地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灾。能找到的谷子,都给耗子拽出来吃了,哪怕你藏横梁上。所以杜甫说: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厌胜就是厌胜,而不是战无不胜,你违反客观规律就是没好果子吃。一般木工厌胜术不能在同行间使用,更不能在不是自己建造的工程上使用。
厌胜之术的释义
(厌胜) 【发音】yā shèng ㄧㄚ ㄕㄥˋ 又同 压胜(压胜) 时常能见到一些厌胜物,像雕刻的桃版、桃人,玉八卦牌、玉兽牌,刀剑,门神等等。常见而且多的,是厌胜钱,又叫压胜钱,是铸成钱币模样的吉利品或辟邪品。这种钱正面铸有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出入大吉”、“宜室宜家”等,背面有星斗、双鱼、龟蛇、龙凤图案,供佩戴赏玩。小摊摊主没几个懂的,一律将其称为“花钱”。
历史事件
唐高宗时期,王皇后因武曌(即武则天)之女暴卒一事被高宗怪罪,后因证据不足作罢,可王皇后紧张不安,于是与萧淑妃串谋道士,施厌胜之术想置武曌于死地, 事后被高宗得知大怒,被打入冷宫,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於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用厌胜之术暗害宫人,有失国母母仪天下的体统”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以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不久王萧二人被武后用残酷的手段害死。 借物厌胜古已有之。只记得一首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知道宋代那时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在门上换桃符,辟邪引福,就是厌胜的意思。说这些是迷信毋宁说是习俗,是大家年终岁尾讨个吉利有个好心情的民间仪式。这仪式延续到今天,不换桃符改成了换贴春联,鞭炮还放,仪式和古人仍差不多,真正的意与古会。非但春节,就是正月十五上灯、端午节插艾蒿、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九重阳节喝雄黄酒,也是约定俗成,与古人没有二致,甚至花样还有翻新,这些都有厌胜的意思在里面。但由于是全民节日,喜庆的成分多,那厌胜的成分就被淡化了。真正的厌胜,是在某一件事上由专业人员来施法,得使用道具,这专业人员就是神婆神汉,道具就是那厌胜物,由专业人员使用厌胜物将这原本好的事情或不好的事情倾覆、抑制、闭藏或堵塞。《红楼梦》荣国府里就有这么一段故事:王熙凤和贾宝玉生病了,直做恶梦,梦见鬼啊神啊的,贾母就连忙派人去把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姑请来,这马道姑就是那精通神道的专业人才,马道姑来了之后,在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几画,口中嘟嘟囔囔的又持诵了一会儿,说道:“保管就好了,这不过是一时飞灾。”又告诉贾母要敬一位大光明普照菩萨,长明灯要多添香油。见贾母没给赏钱,就使坏教贾政的妾赵姨娘用厌胜法:“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赵姨娘照着做了,果然宝玉的头就更疼了起来。这说明马道姑本事了得,专业技术精湛。后来马道姑出了事,被抓起来了,“身边一搜,搜出一个匣子,里面有象牙刻的一男一女,不穿衣服,光着身子,两个魔王,还有七根朱绣花针。立时送到锦衣府去,问出许多官员和大户太太姑娘们的隐情来,所以知会了营里,把她家中一抄,抄出好些泥塑的煞神,几盒子闹香,炕背后空屋子里挂着一盏七星灯,灯下有几个草人,有头上带着脑箍的,有胸前穿着钉子的,有项上拴着锁子的。”看《红楼梦》里面说的,这厌胜真的灵验得很呢。
马道姑这是使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以厌胜去害人的少,大部分的厌胜活动还是为了避凶趋吉,防范于未然,搞一点厌胜的小仪式,佩一点厌胜的小物件,这就行了,干什么事也就放心了,这其实是精神胜利法。厌胜以后,心理上没了负担,身体健康,阖家平安。夏天街上能看到许多腰间挂玉牌和玉鬼脸的男子,是为了避邪;腕上戴玉貔貅的男子女子,是为了积财,那貔貅光吃不拉。 三:烧龙骨:吴地的富商请木工造船,因“供具稍薄”,于是怀疑木工会有他意,所以看着木工将收工之时,夜里潜伏到船尾偷听动静,正好看到木工用斧头敲打着木龙骨在念咒语,后来出船前两年果然应验,不是遇风就是遇雨,就没顺当过。
富翁因心生怀疑,就破船取出木龙,把它扔进沸油里煎,木工在隔壁家里发病了,知道事情败露,过来请求饶命,但富翁不管他的请求继续煎木偶,木工倒地身亡。
据说当厌胜之物被发现时,只有把它投到火里或沸油里煎才能破除它的巫术效力,主家才能重获平安,而作孽者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木工厌胜”虽借助了超自然的神力,但这种超自然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最终还是可以被人破解的。
“木工厌胜”的民间信仰和习俗在中国古代相当盛行。所以,为防止木工作祟或无意中冲撞了某方神灵,民间建造房屋大都要施术设祭来防御,如在房基底下埋鸭,“鸭”与“压”谐音,表示压土压邪,称之为压土镇宅等,且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防御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文化的提高,也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多样化,人们的迷信观念、鬼神观念也日趋淡薄,信仰方式也不断简化,流传了几千年的“木工厌胜”也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曾经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将长存于史。